北京國際學校在假期中采取多元形式 積極應對疫情
來源:學校大全網時間:2020-02-17 14:34:05
庚子歲初,當舉國歡慶新春之際,一場疫情讓人們放緩了賀歲的步伐。元宵佳節之后,“年”已過半,然而為了保護師生的安全健康,學校紛紛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在延長的假期中,學校利用科技手段與學生進行線上溝通,開展網絡課堂讓學生溫故知新。北京國際學校,在假期中采取多元形式,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問題。
在線平臺,傳道授業
疫情開始,各所國際化學校立即啟動緊急預案,應對開學延期帶來的問題,對學生進行線上教學,停課不停學。
北京鼎石學校根據教育局和教委的政策要求,在短時間內制定了可行方案。由老師帶領學生在線上梳理、鞏固以前學過的知識,并進行探究性、研究性和拓展性的訓練,不教授新課。學校也將原定于在校園舉辦的升學指導會改在線上進行,解決了即將進入DP階段學生的選課問題。除了遠程學習,圖書館的老師還為學生提供圖書館在線資源,推薦適合不同年級學生閱讀的書單,并通過院舍閱讀挑戰賽來引導、鼓勵學生用閱讀充實自己的頭腦和心靈。
北京樂成國際學校快速響應和配合國家號召,第一時間搭建運營在線教學平臺,為幼兒園、小學、中學的學生開展線上教學,提供課程和必要的學習支持。學校還創新開發了更加有趣、互動性強、便于交流的學習模式,幫助學生在線學習更規律化、多樣化。
為了保證學生們的學習質量,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發布了《在線學習平臺學生使用指南》,幫助學生正確掌握線上平臺的操作方法。老師們也積極投入到在線教學的培訓當中,并將于2月17日開始,利用MicrosoftTeams展開教學,并在課后留時間為學生答疑解惑。
青苗國際雙語學校幼兒園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也推出了豐富多彩的“空中課堂”。孩子們在視頻里看到許久未見的老師,上百節別出心裁的課程給居家的孩子們帶來了樂趣,也給這段“灰暗”的時光增添了歡樂與美好。為了讓孩子保持良好的作息,學校制作了家庭版《一日生活作息表》和《課程表》,供家長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孩子們的時間。
調整心態,增強體質
這些日子,通過新聞報道,我們對新冠病毒肺炎的傳播途徑、感染表現和防護措施都有了一定了解,同時也意識到,在這場與病毒奮戰的戰役里,最好的武器就是我們自身的免疫力。合理的膳食、適當的運動可以強身健體,積極的情緒,也可以幫助我們調整心態,正面疫情。
北京市朝陽區凱文學校的孩子們每天通過Zoom進入各自的班級,和班主任老師在共計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開展凱文幸福課系列話題討論,學習在家鍛煉身體、調節情緒的方法。老師們還根據學生的特質,幫助他們制定合理的、個性化的時間安排表,使學生勞逸結合,學樂共享。曼城足球俱樂部的專業教練也在網絡課堂上與孩子們一起練練拳腳,舒展筋骨。為了讓學生積極面對疫情,學校還將邀請專家教授為學生開設情緒管理“思享會”,幫助學生以正確心態度過這個“不一般”的假期。
愛的奉獻,能量傳遞
危難激發斗志,孩子在“戰役”中成長,疫病重災區的湖北牽動著每一個北京王府學校學生的心。從幼兒園到高中,他們用實際行動為病痛中的同胞送去關愛和祝福,用小小的肩膀扛起重重的責任與擔當。疫情爆發之初,12名王府學子自發組建“援鄂計劃專項小組”,通過微信公眾號發起募捐,將300多名愛心人士捐贈的近5萬元善款全部用于購買重要醫療物資,并親自監督定向投放,確保物資送往抗疫第一線。在抗擊疫情的“大后方”,還有老師創作了《王府學子有大愛》快板書,有學生錄制視頻聲援湖北,向“前線”傳遞能量。在“加油武漢加油中國”主題藝術作品征集活動中,學生通過繪制海報、錄制新冠病毒科普故事等方式,將自己的所知所感傳播出去,讓更多同齡孩子受益。在這場特殊的“疫情”教育課中,孩子們感受到了肩上擔負的使命,在磨礪中不斷成長。
以愛之名,賦你一生。愛與溫暖始終是海嘉國際雙語學校不變的主題,戰“疫”中,學校將對海嘉學生的愛,對疫區人們的愛展展露無遺。有的學生寄情于詩歌,用文字寫下祈盼;有的學生表愛于畫作,用圖畫寄去希望;有的學生以快板的形式說唱出防護方法……戰“疫”之后,將如海嘉期盼的那樣:伴隨立春時節的到來,粗糙、荒蕪的土地在沉睡過一個冬天后蘇醒,希望的種子在心中萌芽、綻放。我們的孩子,終將以各自的方式繼續成長,懷著不同的希望與期待,擁抱未來那熠熠生輝的日子。
校長致信,攜手同行
突發的疫情讓學校進入緊急狀態,校領導團隊連夜制定防疫政策,任課老師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校長們在籌措校園工作中,把家校共育作為這個超長寒假安排的重點,與每一位家長分享這段時間的所感所想。
君誠國際雙語學校總校長陳曉民將此次疫情比作“黑天鵝”事件,在致學生、家長的信中提醒大家不能懈怠,時刻保持前瞻性,為疫情結束后要參加的國際考試和拓展活動做好充分準備。另外,陳校長用辯證的觀點全面進行分析,希望零零后的學生們可以在這場疫情中練就抗擊“黑天鵝”的韌性,在未來紛繁復雜的生活中成就不一樣的自己。
北京海淀凱文學校校長李永遠手書《致北京海淀凱文學校家長的一封信》,從專業的角度與家長交流脆弱與成長、自律與自由的深刻內涵。他還在信中列舉了《南渡北歸》中清華物理系海歸教授趙忠堯在抗戰時期歷經艱難,將珍貴實驗材料帶回國進行科學研究的故事,表明學校將共克時艱,辦好優質教育的決心,并以學校已采取的實際行動消除家長們的擔憂顧慮。家長作為孩子身邊最美的風景,李校長還對這些“最近距離的榜樣”提出了幾點建議。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他們的情緒和行為會很快映射到孩子身上,為了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李校長希望家長們首先保持好自己的心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后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與學校配合,把這次關于病毒和疫情的了解轉化為一場主體探究式學習,讓孩子認識到它對公共衛生和社會的影響,對公共管理和個人生活帶來的啟示。閑暇時,家長還可以與孩子共同觀看教育方面的書和視頻,寓教于樂,共獲成長。
言傳身教,家校共育
如果說疫情中學校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那么家庭教育則會帶給孩子最直接、猛烈的心靈沖擊,讓孩子對愛、對家國有更深刻的認知。北京市21世紀國際學校最美“逆行”媽媽,用切身行動給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這位三甲醫院呼吸科的醫生媽媽,在接到支援武漢的任務時,義不容辭踏上“逆行”之路,奔赴重災區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別人的春節是團聚,而對于這個家庭來說,每天的隔空問候已彌足珍貴。母親的堅守與奉獻,讓年幼的孩子感受到了責任的重量。父母是孩子的英雄和榜樣,這次媽媽一線救助的經歷,定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記憶,而這種言傳身教,勢必讓孩子如父母一般,成為心懷大愛、勇于擔當的未來之才。
面對突來的疫情,北京各所國際化學校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了規劃部署,以充足的準備、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抗“疫”中來,確保了教學活動正常運轉,也讓孩子們在這個假期收獲了更多的愛與擔當。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